江南体育-切格尔舵手预备重生,马泰拉队齐心协力向前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江南体育-----------
留学申请季刚过,网络上关于“复旦双胞胎姐妹花被哈佛录取”的报道就铺天盖地而来。
来自复旦大学英语系本科四年级的孙雨朦和孙雨彤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早在2012年的时候,这对双胞胎就因为高颜值又双双被复旦录取而火了一把。
四年过去了,在双胞胎行将毕业之际,她们又一次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原来就在不久前,姐妹俩同时收到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offer,姐姐孙雨朦将就读该院系的语言教育专业,妹妹孙雨彤选择的是科技创新与教育专业。
网络上关于姐妹俩的报道虽然多,但是大多是从旧时的新闻和姐妹俩的微博上拼凑信息而得。为了还原一对真实的双胞胎姐妹,“第一教育”小编在复旦校园对她们进行了专访,请她们谈谈成长和学习道路上的心得与感悟。
侧影1切格尔舵手预备重生,马泰拉队齐心协力向前:乖乖女
关于姐妹俩的颜值,相信这段日子已经被刷屏了,在此不做赘述。而让小编印象颇深的是这对姐妹的好脾气。交流中,姐妹俩十分和气,言谈间用得最多的词就是“谢谢”、“不好意思”、“过奖了”,小编暗自思忖:女神并不高冷!
果然,随着交谈的深入,小编了解到,这对惹人怜爱的姐妹花从小就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
1家有小女初长成
姐妹俩不但外形出挑,而且多才多艺,她们是健美操国家二级运动员,还获得古筝十级证书,而这一切都和妈妈的悉心培养息息相关。
按照姐妹俩的说法,她们有一个要求严格的妈妈。
“小的时候我们学跳舞,妈妈觉得我们很有天分,希望我们以后能上艺术学院;上学以后我们的学习成绩不错,妈妈的规划就改变了,要求我们好好学习;考过一次第一名,妈妈会期待我们下一次也考第一名;等到我们考上重点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妈妈又给我们定了下一个目标:考上名牌大学。”姐妹俩说,随着她们的成长,妈妈的期待值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管教严格,但是姐妹俩却十分认同妈妈的做法,并以此为激励。她们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智能手机刚开始流行,当时妈妈的规定是,回家后必须上交手机,以便专心地学习。
“没有手机,百无聊赖就只能去学习了。”姐姐孙雨朦说,这些年,她时常在微博上收到来自高中生的私信,询问自控力太差,忍不住刷微博、上网而没心思学习,该怎么办?对此,她的回答言简意赅:把手机关机放到一边,让切格尔舵手预备重生,马泰拉队齐心协力向前他人保管。
在生活上,妈妈则希望女儿勤俭持家。上大学前,姐妹俩基本上一直穿校服,妈妈即便是为她们买新衣服,通常也是两件一模一样的。
“上了大学之后,我们才开始各自买喜欢的衣服,尽量不重复,这样可以交换着穿。”虽然变得喜欢打扮,但是姐妹俩还是保持了从家里带来的节约和朴素的习惯,资源共享,杜绝浪费。
温和的天性使得姐妹俩成了家中的乖孩子,在妈妈这个睿智的总舵手的指引下,一家人齐心协力,共攀高峰。
2校园里的优等生
同样,在学校里,姐妹俩也是典型的好学生。“我们是勤学苦练型的,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下课以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姐妹俩表示,虽然从小成绩优异,但是对她们而言并没有什么捷径,即使是最擅长的英语学科,也是跟着学校的步子,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的。
四年前,姐妹俩分别以保送考试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复旦英文系,毫无疑问,南外的六年时光为她们的英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此,她们深为感激,并表示自己完全是跟着学校的培养思路循序渐进的。
>> 初中英语关键词:背课文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初中是学语言的关键期,那时候背下来的英语会永远刻在脑子里,形成像母语一样的意识。”妹妹孙雨彤告诉小编。
背课文是姐妹俩打好英语基础的秘诀。初进南外的时候,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要求学生跟着磁带,反复地听读课文,直至可以熟练地背诵出教材上的文章。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背课文不仅有助于提升语感,还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是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依靠童子功背下来的东西,会一辈子印在脑子里。”
姐妹俩介绍,除了课本,经典英语教材,如《新概念(NewConcept English)》等上面的文章也是吟读背诵的绝佳范本,能够把《新概念》二、三册的课文都背下来,基本上走遍美国都不怕了。
同时,姐妹俩还指出,在做听读训练的时候,首先要确定选择英音还是美音作为自己的口音,如果是英音,那么就多听BBC,如果是美英,则应该听VOA,如此日积月累,方能养成纯正的口音。
>> 高中英语关键词:厘清语法
初中阶段,姐妹俩通过背诵,培养了良好的英文语感,而升入高中后,学校侧重的学习重点则是从理论着手,厘清英文语法,从而真正地把英语学透彻、学明白。
“高中老师让我们做一本大学英语的语法练习书,这样就从头到尾把英语语法梳理了一遍。”妹妹孙雨彤回忆,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她们对英语这门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说以前学英语更多的是凭语感说事儿,那么现在则是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为了弄清语法,姐妹俩坦言“刷了不少题”,不过不是题海战术,而是会把每一道错题抄录在错题本上,并标明原因以及涉及到哪一项语法规则,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虽然是文科,但是学习语法的时候要拿出做数学题那样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把基础打扎实。”姐姐孙雨朦说。
>> 大学英语关键词:扩大词汇量
虽然以高分入学复旦外文系,但是姐妹俩承认,进入大学以后,才认识到天外有天,自己由于就读外语学校的缘故,因此口语比较出色,但是无论是词汇量还是知识面,高出自身的同学并不在少数。
因此,姐妹俩在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重点落在了扩大词汇量上。
“进入英语专业之后,才发现以前掌握的词汇量实在是九牛一毛。英语和中文一样,有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需要辨析,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扩大词汇量。”
妹妹孙雨彤告诉小编,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和阅读、写作尤其相关,阅读速度的快慢、能否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寡,以及对词汇含义理解的深浅。
在实践中,姐妹俩总结出一套背单词的专门法则。
首先,最好使用打乱顺序排列的单词书。因为按字母表排序的单词书背起来很枯燥,而且容易让人记住单词的位置,这样就不是真的背出这个单词的意思,而是背出这个位置对应的意思。
其次,每个单词至少要在各种场合见到7次才能真正记住,因此不断复习对于背单词来说至关重要。每天背完新的一批单词后,她们都会回过去复习前两天背过的内容,以便得到更好的巩固。
第三,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尽量在语境中识记单词。这样的话,记住的不是一串孤零零的字母,而是其背后的语义,这就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
第四,不要光记住某个单词的意思,还要记住它的关联词汇。比如单词的形容词、副词、名次等衍生形式;更道地一点的话,最好还能区分一下这个单词和常用的近义词之间的区别,通过这些工序才算真正地掌握了一个单词。
“有的时候,我们一天背的单词数量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实际上学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这些单词本身。”姐妹俩说。
侧影2:辣妹子
在学习上,双胞胎是不折不扣的好孩子,听妈妈和老师的话,认真努力,脚踏实地;不过,温顺的她们也有敢打敢拼、坚忍不拔的一面,这一点,从她们曾经一路闯关,勇夺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栏目冠亚军的履历就可以看出。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这是她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1锲而不舍成就主持梦想
网络上报道最多的是姐妹俩曾在大学阶段主持过一场有三马(马化腾、马明哲、马云)出席的互联网金融论坛,其实,两人涉足主持的经历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
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每年都要进行干部竞选,借鉴美国总统大选的做法,由候选人逐一到不同的班级演讲,争取学生的投票。作为好学生的姐妹俩自然不甘示弱,每一次都会精心准备讲稿。
“可能正是通过那时候的锻炼,我们变得不再怯场,善于和人交流。”姐姐孙雨朦说,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她们对主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时代主持过不少校园活动。
进入大学之后,她们选择加入复旦主持人队,不过,在高手如云的复旦,她们的主持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因为带着“双胞胎”的标签,很多活动由姐妹俩搭档主持,但是碰到真正大型的活动,需要男女搭配主持的场合,基本上就不会考虑她们了。为此,姐妹俩一度十分郁闷,但是并未放弃,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从小型活动的主持做起,不断丰富舞台经验。
当“三马”论坛遴选主持人的消息传来时,姐姐孙雨朦当即决定接受挑战。
那次会议只需要一个女主持人,最后入围的包括孙雨朦在内,一共有三个人。多年的积累在这个时候厚积薄发,雨朦脱颖而出,顺利获得主持人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妹妹孙雨彤原本是和那次会议的主持无缘的,为了支持姐姐,排除双胞胎的嫌疑,她主动放弃了报名。
选拔当天,雨彤一直守在外面等姐姐出来,老师在无意中瞟到了和雨朦长得一模一样的雨彤,就问是怎么回事,机灵的雨朦趁势推荐,说自己还有个孪生妹妹,和自己一样优秀,老师让雨彤进来试试,觉得两个人的外形气质都很不错,一起搭档主持有浑然天成之感,最终拍板改变原计划,让姐妹二人一起上。
姐妹俩终于在大舞台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从那以后,邀约越来越多,并且打破男女搭档的惯例,允许姐妹俩同台主持。十大歌手、复旦爱心音乐会、复旦迎新晚会等复旦的重磅活动中,都留下了姐妹俩主持节目的身影。
姐妹俩主持“三马”互联网金融论坛
2毛遂自荐叩开名校大门
据姐妹俩说,之所以双双得到哈佛教育学院的青睐,除了一贯优良的学习成绩,还因为一场毛遂自荐。
大三的时候,姐妹俩决定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选定的方向是教育学,目标学校是包括哈佛在内的国外一流高校。通过了解,她们得知哈佛教育学院对申请者是否拥有教育行业的工作经历十分重视,于是就试着给哈佛教育学院的教授发邮件,毛遂自荐去那里听课实习。
申请的过程并不简单,首先要在官网上了解不同教授从事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选择与自己专业或目标方向相符合的教授,然后发邮件,表达对于项目的兴趣与了解,并附上简历,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相关的工作。
经过反复的沟通,姐妹俩终于在大三的暑假得到机会,在哈佛教育学院度过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暑假。
初到哈佛参加教授的例行会议时,姐妹俩发现参会者大多是教授身边的博士和博士后,讨论的内容对于只有本科程度的她们来说难度相当高。
这时候,姐妹俩不服输的性子又上来了,她们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教授写的与该项目相关的论文,还把教授推荐的关于实验方法论的书目都看了一遍,直到后来,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会议的讨论当中,和博士、博士后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那段时间,我们的水平精进神速,对于后来正式申请硕士项目帮助很大。”姐妹俩说。
屏蔽了网络上的信息,坐在小编眼前的是这对双胞胎姐妹花的真身,和她们聊天的过程十分轻松愉快,这让小编觉得,她们并不是传说中的女神,而就是普通的邻家小妹,有着和大部分人一样的成长经历,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心中的梦想进发。
加油,妹纸!Good Luck to You!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